小程序&&公众号
资讯首页 最新资讯 本地楼市 优居原创 数据专栏 国内楼市 土地动态 新房快讯 城市建设 人物专访 商业地产 购房百科 房地产新政

撸起袖子苦干大干 太原努力建设畅通城市提升宜居水平

2017-08-16 00:00:00 来源:太原日报 点击 评论

城市人口420余万,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35万辆,许多外地人初来太原,会惊讶于这座城市的畅通。这一切得益于太原五年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大投入:新建改建主次干道160余条,改造支路400余条,建设总里程750多公里;建成快速路213公里;地铁2号线全面开工建设;敷设水电气暖等各类地下管线8453公里,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85.15%,燃气普及率达到98.65%;推进80多个城中村和108片棚户区总计10万余户改造,人民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。

拉大城市框架构建快速交通体系

直至2012年底,作为一座省会城市,太原还处在平面交通时代,除去滨河东西路及其上的祥云、南中环两座立交桥,全市没有一座高架桥,没有一条环绕主城区的快速路。交通不发达,制约了太原城市框架的扩展。

中环路的建设在2013年被以超常规的形式推进。建设系统的不少人还记得,当年春节刚过,几家建设业主单位就被集中起来,谋划中环路建设前期的各个环节与步骤。按照市委、市政府要求,东南西北四条中环路,要当年开工,当年完成。主线长度近50公里,加上连接线,总长度超过100公里。不仅如此,中环路不是一条单纯的地面道路,是一条立体道路,全程架设高架桥20.29公里,全线互通匝道74条35.86公里,下穿通道16座,上跨道路、河道桥梁17座,大型互通立交工程8座,跨汾河特大异型桥1座……这样巨大的工程量当年完成,绝大多数市民都持怀疑态度。

“太原速度”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。2013年12月26日,全长48.46公里的中环路全线通车,太原正式进入立体交通时代。那一年,所有参战人员都没明没黑奋战在工地上。

中环路的建成,为太原城市交通创造了一条大动脉。五年过去,如今的中环路车水马龙,周边的现代化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成为全市最具活力的区域。

阳兴大道、卧虎山路、滨河西路二次南延、马练营路,这些拉大城市发展框架、增强城市活力的快速路,也在这一时期开工建成,展示了太原奋发赶超的风采。

传承历史文脉加快老城交通建设

太原有着2500余年的建城史,历史文化底蕴深厚。传承历史文脉,增强全市人民的自豪感,始终是太原城市建设遵循的重要原则。五一路等中心城区老街道的改造,是其中的典范。

许多老太原人是伴随着五一路长大的,狭窄的街道、笔直的银杏、半空中飘荡着的电车线路,路边老铺子里的小吃……都能勾起生命历程中一段段回忆。改造消息甫一传出,许多市民来到这里合影留念。负责改造工程的建设单位——市拆迁中心主任王恩山介绍,那段时间,每天都有市民到指挥部送老照片,关心五一路会改造成什么样。

有影响的历史建筑保留,不影响道路断面的银杏树保留,改造拆迁中专门整理出七处地块,进行历史院落建设,路灯、公交站点、人行便道地砖,这些城市家具细节,都要体现历史韵味……一条崭新而又熟悉的五一路又回到了市民身边。

让老城新生,从道路改造开始。建设路、府东府西街、漪汾街,以及周边小街巷同步纳入微循环改造范畴,使得一大批的老街道得到高标准改造,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有效纾解。

水给一座城市带来灵韵。几千年来,太原不仅有汾河孕育,市内大小河流众多。南沙河是流经河东市区南部的主要河流,择水而居本是人类的习惯,但由于水体恶化,环境脏乱,住在旁边的市民,夏天轻易不敢开窗。沿河设置的防汛抢险道路,也因为狭窄常常堵车。2014年初,南沙河综合治理美化工程全面实施,河水清了,河道畅通了,两岸有了快速路,昔日遍布垃圾的区域变成了绿带、游园。四季有绿、三季有花,南沙河沿岸换了面貌,成了市民喜爱的宜居地。南沙河的巨变,促成了今年北沙河、虎峪河、玉门河等我市9条流经市区河流综合治理美化工程正式实施。

太原城区沿汾河而建,南北距离较长,首条地铁线就确定了南北走向的2号线。2016年3月,2号线全面开工建设,全市人民欢欣鼓舞。2号线南起小店人民南路,北至尖草坪原立交桥处,沿人民路、长治路、解放路地下敷设,全长23.38公里,共设车站23座,其中换乘站7座。目前,站点已进入车站主体建设阶段。其中,中心街西站在完成车站主体后,已开始线路区间盾构掘进,掘进进度600多米。

这条线路纵贯老城区,位于商业繁华地带上的地铁站,犹如被串起的一粒粒珍珠,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熠熠生辉、大放光彩。带着地铁成网的梦想,太原市地铁3号线、1号线也将在不远的日子里全面开工建设。

注重“水电气暖”提升城市宜居水平

细心的市民会注意到,这几年太原城市道路上空的“蜘蛛网”越来越少,主干道路上基本绝迹。管线全部入地、雨污分流、水电气暖齐备……已成为太原市近年来城市道路建设的标配。路修到哪里,“水电气暖”就跟进到哪里。

太原城市建设原则:市政道路除具备通行功能外,还应该是一处景观,每新建改造一条道路,就增加一片绿荫。五年来,全市道路绿化面积增加375万平方米,新建晋阳公园、和平公园等13个公园、46个小游园,建成区绿化覆盖率、绿地率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.7%、36.7%、11.9平方米。

为改善城市大气质量,提升取暖水平,太原集中供热扩网工程高速推进。5年来,扩网面积1.3亿平方米,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90%,替代分散燃煤采暖锅炉3198台,拆除城中村烟囱43700余个,年减少燃煤近千万吨。古交至太原市区的长距离输热工程,创造了世界之最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在实地考察了该工程后高度评价:太古项目为全世界长距离输热作了表率,创造了世界供热史上的第一:距离最长,输热距离37.8公里;施工难度最大,建设3座隧道,其中最长隧道11公里;供热规模最大,近期实现5000万平方米供热规模,远期实现7600万平方米;技术难度最高,全网实现了自动控制、自动检漏、隧道内自动监控;施工周期短,从开工到投运只有两年半。

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精华。太原的城市建设还在路上,还需要更多的建设者撸起袖子、甩开膀子,苦干大干,把城市建设得更好,让市民充分享受现代化的服务,从而迸发出更大的创造力。

(来源:太原日报)

用微信扫一扫,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